江门日报讯 (记者/何雯意 通讯员/万丽娜 陈君) 哪些人群相对容易感染基孔肯雅热?有哪些症状?是否会留下后遗症?针对公众关心的防治疑问,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江门市中心医院感染科副主任、主任医师陈晓华表示,基孔肯雅热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关节痛和皮疹。发热一般是突发的高热,往往还伴随有畏寒、头痛、呕吐、全身乏力等症状。关节痛一般以四肢对称性的疼痛为主,有些疼痛比较严重的患者可能出现弯腰、走路困难的情况,如果能得到及时治疗,一般1—2周可以缓解。少数患者病程比较长,甚至会进展为慢性关节炎。皮疹表现为红色斑丘疹,主要分布于四肢、躯干,手心、足底也会出现瘙痒。
目前,基孔肯雅热无特效药,临床上主要实施防蚊隔离,结合中西医对症治疗。多数患者症状较轻,约1—2周后可自行恢复,死亡率极低,但部分人(尤其高危人群)会经历长期关节疼痛的折磨,极少数情况会导致出血、脑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陈晓华提醒,如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症状,应立即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主动报告旅居史和蚊虫叮咬史,积极配合治疗。
江门市疾控中心主管医师赖演媚介绍,基孔肯雅热是通过感染基孔肯雅病毒的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所有年龄段人群均易感染,但需要重点关注高风险人群,包括婴幼儿、老年人、孕妇、慢性病患者、免疫抑制者、前往疫区的人群和户外工作者。
赖演媚提醒,由于老年人免疫力衰退,清除病毒能力下降,而且通常都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关节炎等慢性病叠加,因此,对于身体机能逐渐衰退的老年人而言,基孔肯雅热带来的威胁远甚于年轻人,易诱发甚至恶化老年患者的基础病。
记者还了解到,我市各医院目前已设立专门的留观区域,为需要等候检查结果的市民提供便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