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各校园全力清积水、清垃圾、灭毒蚊
打造更优校园环境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5-10-16 07:32   

新会区教育系统积极开展“两清一灭”爱国卫生行动,整治校园环境。

新会区教育系统积极开展“两清一灭”爱国卫生行动,整治校园环境。

    江门日报讯 (文/图 记者/钟珍玲)为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连日来,新会区教育局组织全区各中小学、幼儿园深入开展“两清一灭”行动,同步做好卫生整治与师生健康监测,打造更优校园环境。

    梅江小学的老师们拿着扫帚,沿着校园道路清扫落叶与杂物;奇榜小学的老师们合力清理教学楼顶天台的破旧隔热层,将废弃材料打包清运;潭冲小学的教师推着小车,将新沙运到花圃,重新填铺裸露的土地,减少蚊虫栖息空间;新会实验小学的老师忙着清理鱼池,更换浑浊的水体;新会华侨实验小学的教职工们为校园里一道道水渠铺上防蚊纱网……在新会区教育局的统筹指导下,全区各学校、幼儿园将“两清一灭”行动作为校园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制定详细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师生联动,全域覆盖。

    各学校、幼儿园组织教职工对校园重点区域展开拉网式排查,对教室、功能室、宿舍的天台、阳台,以及校园内的花盆底盘、排水沟、景观池等易积水部位,严格落实“翻盆倒罐”要求。教职工手持扫帚、铲子、垃圾袋等工具,逐个清空积水、倒置闲置水桶、疏通堵塞沟渠,从源头铲除蚊虫孳生地,为师生营造无“蚊”隐患的校园环境。同时,各学校重点对校园内的草坪、灌木、乔木进行全方位打理,修剪杂乱的枝叶,清除绿化带内的杂草、落叶及垃圾。幼儿园还特别注重活动区、玩具角、洗手池等幼儿高频接触区域的清洁消毒,为幼儿健康保驾护航。

    各学校、幼儿园还结合校园实际,采取“物理+化学”双重防控措施科学灭蚊。一方面,安排专业人员对绿化带、下水道口、垃圾站、卫生间周边等成蚊易聚集的重点区域,进行规范的低毒高效药物喷洒,确保消杀无盲区;另一方面,对教室、办公室、宿舍等室内空间,使用灭蚊片、蚊香等安全灭蚊产品,同时,逐一检查校园门窗纱网、纱窗是否完好,对破损部位及时修补更换,为宿舍床铺配齐蚊帐,通过物理隔离构建起抵御蚊虫的“防护墙”。

    另外,各学校、幼儿园通过家访、微信、电话、视频等方式,与每一位学生家长建立密切联系,时刻关注学生健康状况,进一步宣传“两清一灭”行动的重要性,指导家长在家中同步开展积水清理、垃圾清扫工作,鼓励家长和学生共同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将校园防控与家庭防控紧密结合,形成“家校携手、共护健康”的防控合力。

    ★相关新闻

    带动家人落实防蚊措施

    少先队员争做“防蚊小卫士”

    江门日报讯 (记者/钟珍玲)近日,团新会区委、区少工委组织全区各级少先队组织广泛开展“强国复兴有我争当新时代好少年”主题系列活动,聚焦争做侨乡“防蚊小卫士”,动员近6万名少先队员积极参与,以实际行动弘扬爱国卫生精神,展现新时代少年担当。

    全区103个少先队大队依托主题队日,精心组织“灭蚊小课堂”主题队课。各级少先队组织通过科普讲堂、动画视频、互动问答等形式,生动讲解蚊虫孳生环境、基孔肯雅热传播途径及科学防控措施,帮助队员们掌握“清积水、清垃圾、灭毒蚊”的实用技能。

    少先队员们还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投身环境整治。各级少先队组织广泛开展“家庭无蚊大作战”,队员们带头检查家中阳台、天台、院落的积水点,主动清理花盆托盘、废弃容器,带动家人共同落实防蚊措施。一场场“小手拉大手”的行动,不仅改善了居住环境,更营造了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氛围。

    围绕“防蚊灭蚊”主题,各校广泛开展手抄报、童谣、绘画等创意作品征集活动。一幅幅色彩鲜明的手抄报、一首首朗朗上口的防蚊童谣,成为校园里流动的“防蚊课堂”。优秀作品通过校园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展示传播,进一步扩大宣传覆盖面,让健康理念润物无声。

    下一步,团新会区委、区少工委将持续创新形式,引导广大少先队员立志向、修品行、练本领,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责任编辑: 刘佼 二审:王雪晴 三审:陈淑婷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