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发银行江门分行用金融力量为侨乡科创事业注入澎湃动能。

江门市慈善会与广发银行江门分行就“科技赋能,向善同行”数字公益项目签约。
夏日的江门高新区产业园内,广发银行江门江海科技支行的客户经理正拿着平板电脑向企业代表演示“专精特新E贷”的申请流程。“从提交材料到放款只用了3天,这速度远超预期。”广东某照明企业负责人感慨说,而这,也正是广发银行江门分行科技金融服务的生动注脚。截至2025年上半年,该行科技金融贷款余额达33亿元,惠及250余家科技企业,近两年科技信贷导向评估均获优秀,用金融力量为侨乡科创事业注入澎湃动能。当前,科技金融已成为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支撑。从国家层面持续完善科技金融政策体系,到广东省将科技金融作为推动“制造业当家”的重要抓手,再到江门市出台专项举措培育科创企业梯队,多层次的科技金融生态正加速形成。在此背景下,广发银行江门分行的实践既是对国家战略的积极响应,也是地方金融机构深耕本土、服务实体经济的必然选择。
文/图 傅雅蓉
专班领航+产品矩阵 构建全周期服务生态
科技企业成长有其规律,金融服务必须跟上节奏。广发银行江门分行紧紧抓住服务体系构建的核心逻辑,近年来,组建了由“一把手”挂帅的专项工作小组,将科技金融纳入重点支持领域,形成统筹推进的工作格局。
在广发银行江门江海科技支行的业务大厅里,“制造业升级厂房建设贷”宣传海报格外醒目。今年,广发银行江门分行以辖内江海科技支行、白沙科技支行两家科技支行为载体,以“制造业升级厂房建设贷”为主要服务产品,做好科技型企业密集区域的金融服务工作。该产品是针对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优质制造企业推出的特色化固定资产项目贷款业务,贷款资金主要用于企业自用工业厂房的新建或改造扩建,以及相关生产设备的配置等。自推出后,已满足产业转移企业厂房建设和设备更新需求超6亿元。针对不同阶段企业需求,广发银行江门分行打造了全产品链条,通过“科创慧融”综合金融方案,广发银行的科技型产品已覆盖企业从初创到成熟期的全生命周期。该行持续深入园区开展“一对一”金融服务,仅2025年上半年就上门服务企业80余家,现场回答融资疑问200余个。
政策红利的叠加让融资成本持续降低。依托再贷款、政府贴息等政策,该行2024年再贴现业务量大幅上涨。通过优化授信标准与绿色审批通道,专精特新企业平均审批时间较传统模式缩短40%。
“邑科贷+知识产权质押” 双轮驱动破解融资困局
“轻资产、缺抵押,曾是我们融资路上的‘拦路虎’。”江海区一家科创企业负责人的经历颇具代表性。如今,这家拥有多项专利的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顺利获得广发银行江门分行贷款支持。这一转变缘于该行联合江门市科技局、江门市市监局推出的“邑科贷+知识产权质押”模式。
在江门市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中心对接会上,江门市市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局多措并举支持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大力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助推企业将无形资产转化为有形资产,将知识产权制度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强大动能,助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邑科贷”累计获批4亿元,支持110家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登记金额突破32.7亿元,服务企业116家。
以小微企业贷款融资协调机制为契机,通过“粤信融”平台的搭建让银企对接更高效。“以前要跑多个部门,现在广发银行江门分行主动上门完成对接。”江门某包装材料科技企业负责人说,通过协调机制政策的执行,平台与银行精准匹配,450万元贷款及时到位,既保证了日常资金周转,也保障了研发项目顺利推进。这种政银联动模式,已成为破解科创企业融资难的“江门特色方案”,也与全省乃至全国推动科技金融数字化、精准化的发展方向高度契合。
精耕细作筑根基 特色名片映初心
“我们正筹备第三场‘入园惠企’宣讲。”在台山市的活动现场,广发银行江门分行工作人员向50余家企业代表讲解知识产权融资政策,互动环节的提问声此起彼伏。这是该行深化银企对接的常态化举措,通过园区走访、协会联动等方式,实现金融资源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匹配。
风险防控为业务发展保驾护航。广发银行江门分行还建立了科技企业风险评估体系,结合知识产权价值波动、行业景气度等动态调整授信策略。在支持创新的同时,该行持续通过政银分险机制筑牢风险防线。
展望未来,广发银行江门分行规划蓝图清晰可见:持续加大信贷投放,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科创慧融”方案推广,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覆盖面;深化政银园企合作,打造科技金融特色名片。该行将坚守金融的政治性与人民性,让更多科创种子在金融沃土里生根结果。
从实验室的技术攻关到生产线的设备轰鸣,广发银行江门分行的33亿元金融活水,正浸润着侨乡科创沃土,书写着金融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典型案例
用拳头产品服务高新技术企业
广发银行江门分行通过政银企高效对接,仅用5个工作日即为某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核定800万元“专精特新E贷”信用授信。
该企业拥有多项LED光学透镜专利,但因轻资产特性面临融资难题。广发银行江门分行依托协调机制调取企业知识产权数据,创新采用“技术流”评价体系,支持随借随还和跨境结算等综合服务。
企业反馈该笔资金将用于日常经营周转,后续将新建自动化生产线,预计提升年产值2000万元,该企业负责人高度评价“纯信用贷款精准破解无抵押物痛点,从对接到放款仅一周”。此案例充分体现协调机制在缩短审批流程、深化银政数据共享方面的优势,彰显特色金融产品对专精特新企业关键成长期的支持实效,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可复制范本。
千万元信用,“贷”动科创未来
广发银行江门分行依托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为专注于光学镜头研发与制造的某企业核定1000万元纯信用授信额度,有效期长达3年,以金融活水精准支持“智造”企业攻坚核心技术。
该企业是一家掌握多项核心专利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安防、车载等高精尖领域,但因研发投入巨大、生产周期长且轻资产运营,传统融资渠道难以满足其中长期发展需求。广发银行江门分行通过协调机制精准识别企业技术优势与发展潜力,深入分析其专利价值与订单稳定性,最终突破依赖抵押物的传统信贷模式,基于企业良好的信用状况与发展前景授予千万元信用额度。
该笔流动资金贷款将用于支持其采购先进光学镀膜材料及产品研发,有效保障企业技术迭代与产能扩张的连续性,破解了科创企业“长周期”研发与“短期限”融资的错配难题,彰显了协调机制下金融资源对实体科创企业的精准滴灌与长期陪伴,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