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委们对参赛作品进行综合评判。
当非遗遇见童真,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10月17日,2025年“百旺杯”华语手抄报大赛江门赛区评审活动在江门日报社举行。本次活动由江门日报社与亚太森博(广东)纸业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以“我与家乡的非遗密码”为主题,共征集到1491份作品,展现出江门青少年对家乡非遗的深厚情感与丰富想象力。作品展现非遗新活力
评审当天,现场整齐铺满了各校选送的手抄报作品,色彩纷呈、题材多样,构成一片创意的海洋。江门市中小学美育工作指导委员会、江门市美术馆、江门日报社等单位的4位专业评委齐聚一堂,以“盲评”方式展开多轮评审。他们时而驻足细读,时而交流观点,从主题内容、创意构思与艺术表现等维度进行综合评判。
江门市中小学美育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贾俊秀表示,今年参赛作品整体质量显著提升,审题准确、图文相符,风格统一且富有创意。“例如蓬江区范罗冈滨江小学学生赵晓琪的《美味的古井烧鹅》,把烧鹅制作过程与文化内涵融入同一场景,画面充满童趣;恩平市年乐学校学生吴思哲的《我身边的非遗》,以茶壶倒出长卷的形式展现新会陈皮文化,构思巧妙;蓬江区杜阮中心初级中学学生胡嘉雯的《八音绕梁乐韵流芳》,以音符与留声机为主视觉,展现广东音乐的活动形式之一——台山‘八音班’,题材独特,视觉冲击力强。这些作品展现了学生们对非遗的深刻理解与艺术转化能力,获得一等奖实至名归。”贾俊秀说。
同时,贾俊秀也指出了一些需要改进的细节:“比如有一份作品,各方面表现都很出色,却因写错了新会葵艺的‘葵’字而与一等奖失之交臂。还有的作品在表现蔡李佛拳时,人物造型采用了日漫风格,与传统文化主题不够协调。今后的创作中要更加注重文化表达的准确性和协调性。”
“百旺杯”已举办十届
江门市美术馆策展宣教部主任林佩佩连续两年担任该大赛评委,她指出,今年的作品在主题表达与艺术表现上更加成熟。“本次大赛的主题指向性更强,是师生们都非常熟悉的家乡非遗,如开平碉楼、新会陈皮等。熟悉的题材让他们更能用合适的方式来展示。”林佩佩认为,大赛有助于提高中小学生的艺术素养和文化自信,激发出根植在血脉里的爱国爱乡之情。
本次评选分为小学低年级组、小学高年级组和中学组,经过三轮严格筛选,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2名、二等奖46名、三等奖82名、优秀奖150名。
据悉,“百旺杯”华语手抄报大赛已在江门成功举办十届,成为江门学子展示艺术才华、传承侨乡文化的重要平台。支持单位亚太森博(广东)纸业有限公司表示,公司始终秉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的理念,未来将继续积极投身于文化、教育及环保等领域的公益实践,助力侨乡美育与文化传承事业蓬勃发展。
(文/图 陈慕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