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平推动人居环境“清爽升级”
城乡焕新颜 幸福再加码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5-10-31 07:32   

    温泉路闲置荒地变为开阔平地,飞鹅塘社区冷巷杂物被清除后变得敞亮,锦江市场干净整洁、新鲜蔬果摆放有序……行走在恩平的大街小巷,目之所及皆是清爽景致。

    自爱国卫生运动开展以来,恩平市迅速响应、全域行动,从城区背街小巷到农村房前屋后,从河涌沟渠到重点民生场所,推动城乡人居环境变得更干净、更整洁、更清爽,城市“颜值”迎来大提升。

    推动闲置地“颜值逆袭”

    闲置地的“颜值逆袭”,承载着市民最直接的幸福感。

    恩平市成德小学门口有一块面积13.4万平方米的空地,位于鳌峰山公园登山口,曾是周边居民的“心病”:附近居民在空地上圈地种菜,泡沫箱、水桶等积水容器散落各处,成了蚊虫孳生的“温床”,影响师生和居民健康。如今,经过整治后,这片荒地变成平整干净的开阔地,未来规划用作临时停车场,有望缓解家长接送孩子停车难的问题。“放学时段,这里车流量很大,大家随意停车,容易导致成德小学前面的温泉路堵塞。学校附近如果有个大型停车场,这个问题就好解决了。”家长黎先生表示。

    在恩平,类似的案例还有不少。截至目前,恩平全市已累计清理蚊虫孳生地超9000处,这些曾经的卫生死角,正逐步转化为便民利民的实用空间。

    飞鹅塘社区的“华丽转身”,则是恩平城中村整治的生动缩影。作为恩平中心城区的城乡接合部,这里曾面临卫生死角多、蚊虫易孳生等问题,空置地、窄巷里杂物堆积,严重影响环境。如今,这里换了新颜,卫生死角被一扫而空。75岁的梁婆婆笑着说:“现在蚊子少多了,住着更舒心。”

    绘就“田园净、农居美”画卷

    爱国卫生运动的春风,不仅吹遍城区街巷,更吹进了恩平的乡村院落。从清理房前屋后的杂物堆到改造闲置冷巷,从整治沟渠淤泥到探索长效管护机制,恩平各镇村以实打实的行动,让农村人居环境从“杂乱”向“整洁”升级,既留住了乡村的“田园味”,又增添了生活的“清爽感”。

    恩城街道米仓黄屋村,曾因村民在房前堆积杂物、散养家禽,环境一度变得“脏乱差”。如今,米仓村已整治卫生黑点、闲置地超1.3万平方米,各家的房前屋后经过“微整治”,少了杂乱感,多了精致感。

    东成镇横槎村也曾面临类似难题。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期间,村民自发参与,动手铺平路面、清理杂草,生活环境实现质的飞跃;沙湖镇群众在党员干部带领下,清理村巷道乱堆放点1815处,清运积存垃圾约3724吨。

    闲置空间的“再利用”,让乡村多了活力。沙湖镇党委摸索出“清整+硬化+美化”三管齐下模式,选取南平村、南塘村等作为试点,按“因地制宜”“尊重民意”原则,把闲置地硬底化,改造成小公园、休闲小广场、停车场,将曾经的“闲置地”变成“有用地”。

    如今走在恩平的乡村,一幅“田园净、农居美”的画卷正徐徐展开,爱国卫生运动的成效,已经化作村民脸上的笑容。

    提升群众幸福感

    与群众生活密不可分的农贸市场、校园、医院等重点区域,是群众幸福感最直接的来源,也是恩平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关键着力点。恩平围绕“全覆盖、无死角”的工作要求,持续深化重点场所环境整治,使“干净整洁”成为各类民生场景中不可或缺的基本标准,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

    农贸市场是民生“菜篮子”,也是环境整治的重中之重。恩平对全市31个农贸市场开展全覆盖整治。目前,恩平全市31个市场的1977个问题已经全部整改完毕。“市场干净、整洁了很多,购物体验大大提升,就像逛超市一样。”在锦江市场买菜的黎先生说。市场卫生环境的提升,也获得市场摊贩的支持和欢迎。“现在环境干净了,来买菜的顾客也多了,生意比之前更好了。”摊主黄女士笑着说。

    校园和医院也全力构建立体防控网络,打造“无蚊环境”。恩平市各学校定期开展校园环境整治,清理操场、绿化带内的杂草和积水;医院则加强病区、食堂、停车场等区域的清洁消杀,定期更换消毒用品,为患者和医护人员营造安全健康的环境。

    此外,作为十五运会承办地之一,恩平聚焦山地自行车赛道及周边酒店、村(社区),通过无人机喷洒卫生杀虫剂,组织人员开展环境整治工作等措施,为赛事顺利举办保驾护航。

    □江门日报记者 谭锦波 胡伟杰 吴健争 周晓营

(责任编辑: 张宽 二审:宁园  三审:徐铃静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