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现持续咳嗽,应到医院问诊,必要时进行专业检查。

胡琳娜
“咳嗽不是大病,扛一扛就好”“咳得厉害就吃点消炎药、止咳糖浆”,这是不少人面对咳嗽时的固有认知。咳嗽绝非“小毛病”,其背后可能隐藏着哮喘、慢阻肺甚至肺癌等严重疾病的“信号”。结合常见的咳嗽病因,医生提醒,如果出现咳嗽、咯痰持续超过8周,请务必到肺病科或相关呼吸专科就诊,不要盲目自行用药。文/图 何雯意 胡琳娜 刘森
A
咳嗽变异性哮喘容易被误认为感冒
42岁黄女士每到换季就出现剧烈干咳,持续两三个月,夜里和凌晨尤其严重,影响睡眠。黄女士自认为是“体质差,容易感冒”,吃了各种消炎药、止咳糖浆都效果不佳。来诊后,医生了解到她一进入空调房冷空气刺激或闻到油烟就会咳嗽,为其安排了肺功能检查,结果显示气道反应性显著增高,最终确诊为“咳嗽变异性哮喘”。
这是一种以咳嗽为唯一或主要表现的不典型哮喘,患者通常没有喘息或气急,就是干咳。该病的关键识别线索十分明确:咳嗽往往具有明显的诱发因素,如夜间、凌晨时段症状加重;季节交替时容易发作;接触冷空气、油烟、刺激性气味、粉尘等过敏原后,咳嗽会明显加剧。从诊断角度来看,常规的胸片检查结果可能显示正常,无法准确判断病情,肺功能检查(特别是支气管激发试验)才是明确诊断的关键手段。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核心治疗方法是规范的吸入药物治疗。通过规律用药,大部分患者的症状都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在中医治疗方面,穴位贴敷、自体血穴位注射等特色疗法效果显著,这些疗法能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预防该病,首要任务是识别并尽量避免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其次要注意保暖,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呼吸道;此外,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可提高呼吸道的抵抗力。
B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根源在鼻部
28岁的李先生是一名程序员。他总感觉喉咙里有东西,黏痰粘在咽部,咳不干净,需要反复清嗓子。这种状况持续了大半年,尤其在久坐之后更明显。他以为自己得了“慢性咽炎”,吃了很多润喉片也无济于事。追问病史得知他有常年性的过敏性鼻炎,时常有分泌物倒流至鼻后及咽喉引起咳嗽。进一步检查后,确诊李先生患上的是“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鼻后滴漏综合征”。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是引起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之一,其核心特征是由于鼻部疾病导致分泌物倒流至鼻后和咽喉部,刺激咳嗽感受器,从而引发慢性咳嗽。该病的关键识别线索为喉咙有异物感,总觉得有痰黏附在咽部;伴有鼻塞、流涕等鼻部症状;需要频繁清嗓子,咳出的“痰”多为倒流下来的鼻腔分泌物。诊断时,除了结合患者的鼻部和咽喉部疾病病史及临床表现,鼻窦CT、鼻咽镜检查等影像学和内镜检查,能为鼻部和咽喉部疾病的诊断提供有力支持,进而明确咳嗽的病因。
预防该病要积极管理过敏性鼻炎,如春秋季提前使用鼻喷剂;用生理盐水洗鼻有助于清除分泌物;保持室内空气湿润、清洁。
C
患上慢阻肺,吸烟是主要诱因
一位有40年烟龄的65岁大叔每天早上起来都会咳嗽、咳痰,自认为是抽烟人的正常现象。近几年来,他“上楼气喘”的情况越来越严重,直到有一次感冒后出现严重呼吸困难才来就诊,肺功能检查显示为“重度慢阻肺”,肺功能已出现不可逆的损害。
慢性阻塞性肺病(即“慢阻肺”)是一种以气流阻塞为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疾病。“咳、痰、喘”是典型三联征。早期可能只是活动后气短,容易被忽视,长期吸烟者、接触燃烧烟雾、空气污染环境、接触职业性粉尘者是高危人群。
慢阻肺虽然无法根治,但通过规范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延缓疾病进展。戒烟是治疗的前提,核心治疗方法是长期、规范使用吸入药物治疗,通过药物缓解气道痉挛,改善通气功能,减轻咳嗽、喘息等症状。
在中医特色治疗方面,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肺病科开展的穴位贴敷、雷火灸、热敏灸、中药沐足以及辨证使用补益膏方等疗法,能有效预防和治疗疾病急性加重,延缓肺功能下降;同时,科室采用的肺康复训练技术,如呼吸操、缩唇呼吸、肢体锻炼结合中医传统气功、导引等方法,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预防方面,除了戒烟,高危人群(如长期吸烟者、职业暴露者)应定期进行肺功能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此外,定期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也能有效降低慢阻肺急性加重的风险。
D
肺癌高危人群要定期检查
68岁的钟先生有50年烟龄,近半年出现刺激性干咳,偶尔痰中带血丝,并感到胸痛。他认为是“上火发炎”,自行服用抗生素后无效,咳嗽却持续加重且出现声音嘶哑。在家人催促下前来院检查,胸部CT发现肺部有一个不规则肿块,最终通过支气管镜活检确诊为肺癌。所幸发现尚不算太晚,仍有手术机会。
肺癌引起的咳嗽并没有特异性,与普通感冒、支气管炎等疾病引起的咳嗽症状相似,因此极易被误诊。但肺癌咳嗽往往伴有一些“危险信号”,需要引起高度警惕:一是刺激性干咳持续不见好转,或原有慢性咳嗽的性质发生改变,如咳嗽程度加重、音色改变;二是咳嗽时痰中带血或出现咯血症状;三是伴有不明原因的胸痛、声音嘶哑、气短、体重快速下降等症状;四是常规的抗感染、止咳治疗无效。
哪些是肺癌高危人群?如果年龄在40岁及以上,且伴有以下一个危险因素的,即为肺癌高危人群:吸烟指数超过400支/年(或20包/年),职业高危暴露(石棉、铀、氡等接触者),合并有慢阻肺、弥漫性肺纤维化或曾患肺结核者,曾患恶性肿瘤或有肺癌家族史者。
在诊断方面,低剂量胸部CT检查是发现早期肺癌的有效手段,其敏感性远高于普通胸片,能及早发现较小的肿瘤病灶。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检查,建议至少每年1次。肺癌的确诊则需要依靠病理活检,如通过支气管镜、彩超或CT引导下肺穿刺等方式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分析。
肺癌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团队(MDT)进行综合评估,治疗方案取决于癌症的类型、分期、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因素,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早期肺癌通过手术治疗,5年生存率较高,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肺癌治愈率的关键。
预防肺癌,戒烟是首要且最有效的措施,能显著降低肺癌的发病风险;其次,高危人群要坚持定期检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防护,避免接触石棉、氡气等职业和环境中的致癌因素,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等,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肺癌的发病风险。
医学指导
胡琳娜: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肺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中医师,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尤擅于肺结节、肺癌、肺血管病及间质性肺病的诊断与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