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蓝星遐想”科普征文活动评选结果出炉
以航天精神逐梦星辰大海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5-11-05 07:33   

    超2400份作品,长达半个月的评选时间……11月3日,“我的蓝星遐想”科普征文活动评选结果出炉。本次征文活动是由市委宣传部指导,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市教育局、市科学技术协会、江门日报社主办的“仰望蓝星,启迪梦想”——江门市全国科普月暨航天科普思政教育主题活动的系列活动之一。

    本次征文活动分为低年级组和高年级组,经过初选和终审,最后两个组别分别评出一等奖20名、二等奖40名、三等奖60名、优秀奖100名,12所学校获评优秀组织奖。

    江门日报记者 张翠玲

    超2400份作品折射科学之光

    本次征文活动前期,全市各级文明办、教育局组织了11场《窗外是蓝星》公益观影活动,超过1600名学生参与,学生们在电影中感受浩瀚宇宙的奥秘和中国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卓越成就。

    观影后,学生们深受启发,将自己对蓝星的遐想、对科学的热爱倾注于笔端,最后汇集成超2400份饱含热情与创意的作品。此次征文活动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科学的种子,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江海区外海街道中心小学在看到《江门日报·青苹果》校园专刊的征文预告后,立即组织学生参加征文活动,最后精选了114篇优秀作文。教师陈晓燕表示,让学生观影后撰写观后感,更能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创新思维。

    稚嫩笔触勾勒多元“蓝星”图景

    在评审的过程中,2000多份作品呈现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特点。

    评委之一、江海区景贤小学语文教师陈丽君表示,同学们笔下的“蓝星”是多元的:有科技赋能的未来畅想,有生态守护的深切忧思,更有承载温情与航天梦想的动人篇章。不少作品以独特视角串联起人类的共同梦想,还以多学科的知识融合,为想象注入浪漫色彩与科学内核。

    “在评审的过程中。我仿佛也走进了一个充满童真与想象的世界。不少孩子用童真去描绘航天,用生动的文字述说航天员的故事,将对三位宇航员的敬佩和对宇宙的热爱融入字里行间,更把航天精神、家国情怀的种子种在了心里。”评委之一、江门市紫茶小学语文教师王芳说。

    评委之一、市文联秘书长、《江门文艺》主编郭卫东认为,本次征文内容既有结合实际的具体而微,也有面向未来的宇宙宏远,虽然稚嫩单薄,但也不乏亮点。从体裁上看,虽然以观后感居多,但还是有书信体、小论文、记叙文等多种表现形式;从内容上看,有完全围绕电影的观后谈感受、启发的,有通过电影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发挥的,难能可贵的是,有些文章还很好地联系到身边事物、家乡风物抒写的,还有一些科幻、梦幻性质的。

    鼓励学生继续“追梦”

    在参加本次评审工作前,评委之一、市作协副主席宋玥也观看了《窗外是蓝星》这部电影,深有启发。“在评审期间,我通过文字看到了同学们对这部影片的喜爱,看到了珍贵的童真视角与童趣比喻,读到了丰富的想象力与扎实的知识积累,整体作品文笔流畅、画面感强。我相信,这次观影与征文活动,将激发更多孩子对航空、航天的热爱,在不久的将来,这些稚嫩笔触背后的可爱小作者们,将长成大国航空、航天人才。”宋玥说。王芳则表示,希望同学们继续保持对未知的好奇、对探索的渴望,不断追逐心中的那片“蓝星”。

    另据了解,部分优秀作品还将有机会在《中国电视报》和《江门日报·青苹果》校园专刊上陆续刊出。

(责任编辑: 刘佼 二审:司徒俊杰 三审:钟建基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