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电网广东江门新会供电局
“三驾马车”跑出降损加速度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5-11-06 07:32   

新会供电局利用无人机机巢远程航拍,可大幅度提高低压沿布图修正效率。

新会供电局利用无人机机巢远程航拍,可大幅度提高低压沿布图修正效率。 李杰明 摄

技能竞赛现场。梁嘉淇

技能竞赛现场。梁嘉淇 摄

    在近日召开的江门供电局降损管理及园区供电规划工作现场交流会上,南方电网广东江门新会供电局(以下简称“新会供电局”)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省公司高损台区治理成效显著,降损率高达78%;综合线损率同比降低0.12个百分点。

    这些成效的取得,得益于该局推行的“党建引领、柔性团队、数字赋能”三项重点工作的协同发力。这“三驾马车”正驱动新会供电局在降损增效的攻坚中稳步前行。

    梁嘉淇 珍玲

    党建引领 把稳降损攻坚“方向盘”

    面对线损管理这块“硬骨头”,新会供电局党委切实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领导作用,将“降损增效”列为年度头号工程。该局党委不仅锚定“综合标杆一流”目标,更自我加压,为10千伏及以下线损率设定了高于考核标准的内部目标,展现了党组织在攻坚克难中的核心担当。

    强化政治引领,绘就攻坚路线。今年3月,在局党委推动下,《新会供电局降损增效工作方案》正式出台,从规划、管理、技术、运行四个维度系统梳理出19条具体举措,构建起“分工明确、协作顺畅、落实有力”的工作格局。为确保执行到位,该局党委建立周报机制,每周组织两个供电所在党委周会上专题汇报降损等“创一流”工作进展,开展常态化督导。

    为开拓思路,该局党委先后两次组织赴惠州惠城供电局、博罗供电局对标学习,重点借鉴线损管理、电网规划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带回了完善低压图纸、优化绩效管理、加强数字应用等13条实用做法。这些“他山之石”不仅为日常线损管理提供了参考,更坚定了通过精准投资、完善配网架构的决心,将学习成果有效转化为治理效能。

    柔性团队

    锻造一线攻坚“生力军”

    如果说党委是统筹全局的“大脑”,那么一线团队就是敏捷响应的“手脚”。新会供电局古井供电所的“线损攻坚柔性团队”正是这样一个灵活机动的作战单元。

    以“文楼龙公山”公用配电站为例,团队仅投入1.36万元实施业扩换线,该台区线损率就从最高的8.4%稳步降至3.3%,成效显著。

    据古井供电所所长区柏杰介绍,该团队打破传统班组壁垒,按职能划分为指标监控、数据采集、线损分析、降损执行和降损规划五个小组,以“分析+执行”为核心,根据任务动态调配人员,构建高效闭环的工作链条。

    让这套机制真正“活”起来的,是他们独创的“线损一张图”。该图融合了地理位置、设备信息、用户数据、运行方式和负荷分布等多维信息,以图代文、一目了然,实现了“人人都能读懂线损,人人都能参与降损”,有效降低了沟通成本,提升了管理效率。

    这一成功经验已被系统提炼为“古井模式”并在新会供电局全面推广。目前,各供电所均已组建类似的柔性团队,采用“技术专家+青年骨干”的复合结构,其中青年骨干占比超六成,成为降损攻坚的中坚力量。以古井供电所为例,已有7名青年员工在新会供电局多项技能竞赛中胜出。

    数字赋能

    打造精准降损“新引擎”

    新会区大鳌镇是珠三角有名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其供电网络特点鲜明:鱼塘养殖类用电台区占比高达74%,全部64个高损台区均与此有关。面对这一独特挑战,大鳌供电所选择向数字化要答案,走出一条精准降损新路子。

    降损增效,基础数据的准确性是前提。“持续完善低压台区沿布图,全面掌握高损台区供电范围、半径,核对准确的户变关系,这是最基础却至关重要的工作。”大鳌供电所副所长李杰明强调。为此,该所通过无人机机巢远程航拍修正沿布图,由客户经理高效定位路线,补充线径等信息,确保了241个台区(含64个高损台区)沿布图的正确率,实现了“低压透明化”。

    在精准的数据基础上,数字化系统深度介入。该所利用计量自动化3.0系统全面监测低压用户用电情况,及时从数据异常中发现计量问题。截至10月底,已根据系统预警,精准更换了144套故障计量装置。

    找到症结所在后,如何制定最优降损方案更为关键。大鳌供电所的破题之道是建立“数字化模型”。他们以低压沿布图和用户负荷数据为基础,运用专业的电力系统分析软件搭建台区模型。

    “这个模型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大鳌供电所配电中压运维班班组技术员赵英朗介绍,“一是明晰治理方向,通过对比模型计算的理论线损与实际值,快速判断问题所在;二是找出最优方案,利用模型快速模拟各种降损措施的效果,助力科学决策。”

    以东五河公用台变为例,该台区因选址问题长期饱受线路长、负荷重、线损高的困扰。工作人员将数据输入模型,仅需45分钟的分析验证,就能综合得出兼顾经济性与可靠性的最优方案。实施短期措施后,该台区线损率成功降至3.865%,挽回经济损失约千元。

    随着台区降损模型的应用,大鳌供电所综合台区线损率已从2024年的4.368%降至3.432%,高损台区数量由64个减至32个,降幅高达50%。这套“数字赋能、精准降损”的组合拳,正为降损增效工作注入源源不断的科技动力。

    党建引领激发活力,柔性团队凝聚合力,数字赋能提升战力——新会供电局正通过这“三驾马车”,在降损增效的征程上不断探索,为企业“创一流”工作和高质量发展书写着生动的实践篇章。

    ★相关新闻

    首届配网线损技能竞赛举行

    以赛促学 攻坚“降损增效”

    江门日报讯为深入贯彻公司降损增效工作要求,全面提升线损管理专业水平,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近日,南方电网广东江门新会供电局(以下简称“新会供电局”)成功举办首届配网线损技能竞赛。

    竞赛自启动以来,得到新会供电局各供电所的积极响应。10月中下旬,13支参赛队伍在初赛中展开首轮角逐,最终,沙堆、罗坑、会城、崖门、大鳌、古井六支队伍凭借过硬实力脱颖而出,成功会师决赛。

    决赛现场气氛紧张热烈,各参赛队伍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精湛的业务技能和丰富的实战经验,呈现了一场高水平的技能较量。经激烈比拼,古井供电所拔得头筹,荣获第一名;大鳌供电所与崖门供电所分获第二、三名。

    新会供电局总经理胡国平在总结会上指出,本次竞赛既是对各供电所线损管理能力的一次“大检阅”,也是激发员工潜能、促进专业交流的“大平台”。他希望各单位以赛促学、以赛促干,将竞赛成果切实转化为降损增效的工作实效,为新会供电局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本次竞赛吹响了线损攻坚的“冲锋号”。下一步,新会供电局将进一步夯实线损管理基础,聚力破解降损难点,推动降损治理技能水平持续提升。(王悦潼珍玲)

(责任编辑: 吴惠英  二审:司徒俊杰  三审:钟建基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