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乘“百千万工程”实施之势,今年,龙潭水电站旧址活化升级改造工程被提上日程,目前已完成主要建筑修缮工程及内部环境改善工程。

龙潭水电站科普展的布置正在进一步完善,务求更直观地展示水电站历史原貌。
“战天斗地”的新会古兜水电大会战,是葵乡水利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那敢为人先、艰苦奋斗、团结拼搏的精神传承至今,激励人心。而在古兜水电站之前,新会的水利事业便有了开拓创新的探索。遵循当时的“全民大办工业”方针,新会开拓创新,于1958年建成圭峰山龙潭水电站。时代变迁,龙潭水电站在2000年后逐步停止发电,成为圭峰山龙泉生态步行径一道特别的风景,具有年代印记的建筑引得游人纷纷留影打卡。赓续奋斗精神,凝聚奋进力量。乘“百千万工程”实施之势,今年,龙潭水电站旧址活化升级改造工程被提上日程,目前已完成主要建筑修缮工程及内部环境改善工程,展区布置正在进一步完善,务求更直观地展示龙潭水电站历史原貌,让这处工业遗存重新焕发活力,展现葵乡水利人敢闯敢创、开拓进取的风采,让其所承载的爱国主义、实业报国、红色精神得以赓续。
文/图 钟珍玲 新会水利
“开山办电”支撑地区工业发展
翻开龙潭水电站发展史,不难看出,龙潭水电站自建设之初就镌刻下爱国主义的基因。
工程始建于1958年,1959年投产,是新会第二宗水电站(引水式),水库由一库和二库两水库组成,集雨面积为2.431平方公里,总库容150万立方米。主要建筑物包括主坝1座、副坝1座、压力输水涵洞2个、连通渠1条、溢洪道1座、引水渠2条,以及发电站两座(分两级发电,装机容量1040千瓦)。
龙潭水电站的建设历程无疑是艰难的。水电站依山而建,利用天然山势以及龙潭水库有利条件达到水力发电的目的。然而,建于陡峭的山间,也就决定了工程实施难上加难。
“在开展龙潭水电站旧址活化升级改造工程的过程中,由于山路狭窄、植被较多等条件所限,很多材料都要人力搬运。遥想当年,更是要从无到有。葵乡水利人开山劈石,这里的每一砖每一瓦,背后都是难以想象的艰苦劳作。”新会区水利局工作人员感慨道。
新会区档案局里关于龙潭水电站的文件记载着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天气特别寒冷,1200多人前来支援,寒风刺骨,民工们一样坚持工作。”“要在雨季前争取主动,把土坝基础搞好,大力展开劳动竞赛,改进生产工具。”“厂房绝大部分是石方,工作条件很艰苦,工人要悬挂在悬崖峭壁上进行操作。”“这里交通是很崎岖的,由于工程规模大,需原材料多,运输量很庞大,运输工具全都是靠人力,平均每日要安排50个劳动力来专门运输。”……字里行间,满是建设的不易,也让人直观感受到当时大家一起攻坚克难的精神。
电力是现代工业的基石。龙潭水电站的兴建,不仅有效消除圭峰山山洪的威胁,也合理利用了水资源,利用水库蓄水发电,为工业发展带来新动能。
据悉,当时,整个会城北部的电力都依靠龙潭水电站输出。龙潭水电站还为葵乡电力事业输送了大量技术管理人才,印证了“开山办电”的可能性,更是为之后的古兜水电大会战打下坚实基础。
后来,随着龙潭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实施,龙潭水库、龙潭水电站、龙潭飞瀑更是成为新会圭峰山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龙潭水电站成为以发电为主,集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水利工程。
爱国爱乡之情融入水电发展血脉
龙潭水电站是葵乡发展史上宝贵的工业遗存,为新会的电力建设、工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其发展历程书写了新会水力发电事业和工业发展的辉煌篇章。翻开龙潭水电站发展史,不难看出,龙潭水电站自建设之初就镌刻下爱国主义的基因。应以此为引,讲好葵乡水电故事,传承实业报国精神。
据了解,龙潭水电站投资额达70万元,大部分为侨资,其中捐资者有新会著名旅港乡亲唐珍琰。建设过程中还有一个小插曲,水电站原定的发电机是经国家分配向上海华生电机制造厂订货的,但由于该款电机停止生产,不能如期交付,使工程建设陷入困境。得知此事的爱国侨胞想方设法、牵丝引线、多方奔走,从国外进口了发电机,确保水电站如期启用。小小的水电站,蕴含着浓浓的爱国爱乡情。
“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龙潭水电站退出历史舞台,但其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更加凸显。”新会区水利局工作人员说道,“代代传承的爱国主义、实业报国、敢为人先、艰苦创业、敬畏自然的精神,是我们葵乡水利人自信的‘密码’。”
升级改造打造活化利用样本
沿着圭峰山龙泉生态步行径一路攀登,到半山腰处眼前豁然开朗,一座砖红色的建筑映入眼帘,“一级发电车间”几个充满历史痕迹的红色大字吸引眼球,大门上“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标语诉说着那些奋斗的岁月,这里就是龙潭水电站。进入门内,一比一还原的2座水轮发电机组模型被放在展厅中心,介绍水利发展基本原理和特点。四周,龙潭水电站简介、龙潭水电站建设史、水电站小知识、历史图片、人类利用能量历史科普等资料分区而展,形成清晰的科普展览脉络。尤其是历史图片专题展,通过影像,让人有一种穿越时光的感觉,那开山辟地、团结奋斗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
据悉,新会区水利局将加快推进龙潭水电站旧址活化升级改造工程。除了完善科普展布展工作外,还计划逐步完善周边配套设施,打造更便民舒适的环境,让这个珍贵的葵乡水电遗产走进更多大众视野;建立更专业讲解员队伍,加强理论学习、专业培训、实践练兵,同时,善用AI等手段多元展示,让科普展更加可感、可及。
“龙潭水电站本身就是非常宝贵的资源,以此次活化改造为契机,我们将大力探索打造葵乡水利发展历史科普宣传矩阵,挖掘更多科普宣传点位,结合红色教育、侨乡文化、绿色发展等主题形成特色游线,发挥新会水利工程多元社会效益。”新会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