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楼”求职 “出门”上岗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5-11-12 07:34   

“零工市场+就业驿站”,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就业服务。

“零工市场+就业驿站”,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就业服务。

    日前,开平市三埠街道新安社区就业驿站举办“家门口”系列小型零工招聘会。8家涵盖服务业、快递、电力设备、卫浴及保险行业的企业参会,提供74个灵活就业岗位,吸引众多居民积极参与。“就业驿站虽小,功能却很全,登记就业需求、参加技能培训、办理失业登记,真的很方便!”参加招聘会的陈女士表示。

    如此高效便捷的服务,得益于开平市人社局在就业服务方面的精耕细作。近年来,开平市人社局聚焦灵活就业群体需求,打造“零工市场+就业驿站”模式,构建“1+2+N”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助力灵活就业人员实现“家门口”就业。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刘嘉猷

    建好阵地

    就业服务“触手可及”

    人社服务事多、面广、线长,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近年来,为精准帮扶重点群体更好就业,开平市人社局通过体系化建设,已建成1个标准化的零工市场和9个就业服务驿站。

    位于长沙街道的开平市零工市场,地处交通便利之处,科学设置了政策咨询服务区、求职登记服务区、岗位推荐服务区、信息发布服务区、等候休息区等多个功能明晰的区域,为外来务工人员、大龄群体和灵活就业者提供全面服务,成为零工群体的“就业港湾”。

    9个就业服务驿站位于城区中心或党群服务中心附近,地理位置优越、人流量大、临近居民生活点,灵活就业人员可以轻松步行到达驿站,获取最新零工岗位信息,享受不间断的社区化就业服务,真正实现了“下楼即可求职,出门就能上岗”的便捷体验。

    据统计,今年以来,开平市零工市场与各个就业服务驿站累计开展各类政策宣讲、小型对接活动、职业指导等活动39场次,举办33场形式多样的招聘活动,发布各类零工岗位需求3809个,服务群众超6800人次,成功促进近550人次实现稳定就业或灵活上岗,服务成效显著。

    值得一提的是,为进一步拓宽就业服务的覆盖面,开平市推出流动就业服务车。服务车配备LED屏和广播设备,白天下沉至乡镇市场、公园等人流密集区域,提供家政、手工等零工岗位资讯;夜间则进驻广场、榕树下等休闲场所,将就业服务与休闲场景有机结合。今年以来,流动就业服务车已开展35场活动,吸引210家企业参与,提供近2400个岗位,服务1138人次,让更多群众能够便捷地获取就业信息,成为“家门口”就业服务圈不可或缺的动态延伸和有效补充。

    深化“培训+就业”模式

    提升劳动者技能

    简单的发布岗位信息已难以满足市场对劳动者技能素质和就业质量的要求。“我们推动各就业驿站加快转变服务理念,从以往被动接收咨询转为主动靠前服务,围绕不同群体实际需求,着力开展特色公益性职业技能培训,积极探索‘培训+就业’一体化服务新路径,实现技能提升与岗位对接有效衔接。”开平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

    针对待业青年渴望一技之长、“宝妈”群体需兼顾家庭与工作、零工人员希望提升收入水平等不同诉求,开平市各个就业服务驿站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培训。例如,设立“零工公益摊位”,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手工艺品制作技能培训;组织养生艾草锤制作等公益培训,帮助待业人员掌握实用技能,并且积极为学员对接产品寄售渠道,有效助力就业增收;举办家政清洗空调培训,通过“理论+实操”的系统教学,为学员们铺就一条快速上岗之路。目前,已有多名学员顺利上岗并接单。

    开平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发挥好现有站点作用,在条件成熟的区域适时建设新的就业驿站,进一步织密服务网络,持续促进零工求职者与用人企业之间的供需匹配更加精准、高效,不断优化灵活就业人员的就业环境和服务保障,努力推动开平市灵活就业工作实现从“有”到“优”,让“15分钟就业服务圈”真正成为圈出民生幸福、圈出发展活力的连心圈、幸福圈。

(责任编辑: 陈慧君 二审:陈淑婷  三审:宁园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