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瑶镇宝瑶小学通过举办心理游园会等多种心理健康活动,筑牢学生心理健康防线。

沙坪街道第七小学成立心理健康社团“阳光心理社”,设计多种团体辅导游戏,帮助大家放松心情、释放压力。
日前,鹤山市教育局举办学生心理问题识别与健康管理专题培训,切实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升教师对学生心理问题识别与干预的能力。拥有健全的身心,是青少年实现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鹤山市教育系统建强学校主阵地,不断完善青少年心理健康守护体系,为学生筑好“心灵港湾”,助力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扬帆起航、健康成长。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张舜同 通讯员 严燕静
推行“4S工作法”
让学生笑迎学习和生活
“同学们,大家在家里有没有给爸爸妈妈一个大大的拥抱、说一声‘我爱你’,或者帮助爸爸妈妈分担家务活呢?”“有!”近期,沙坪街道第七小学开展“30天亲子关系升温”活动,鼓励学生通过一系列“小事情”加强与家人的沟通互动,提升家庭亲子关系,共同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上述做法是该校结合“身心健康4S工作法”(“4S”指微笑Smile:保持积极乐观心态,提升抗压能力;分享Share:学会向朋友倾诉,找到释放压力的出口;专长Specialty:培养一种兴趣爱好、掌握生存发展的一技之长,保持对生活的热爱;运动Sport:保持运动的习惯,锻炼强壮体魄)(以下简称“4S工作法”),打造心理健康教育特色课程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鹤山市教育系统积极推行“4S工作法”,助力学生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学校以活动为导向,面向全校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我们通过打造‘5·25心理健康活动月’品牌、举行校园摄影大赛收集学生‘最美笑脸’、举办心理游园会、召开心理健康主题班会等方式,让学生们在玩乐中释放童真、放松心情。同时,增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助力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帮助学生学习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沙坪街道第七小学专职心理健康教师梁培缘表示。
“拥有强健体魄,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对于推动学生保持对生活的热爱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430’课后素质托管服务,旨在帮助学生培养多项兴趣爱好,让他们学会在受挫时调节情绪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抗挫折能力。此外,学校通过打造体育类兴趣社团,科学统筹体育课、大课间活动、课后运动锻炼、体育竞赛的活动内容,保障学生每天拥有2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在推动学生强身健体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沙坪街道第七小学校长麦根河说。
作为乡村学校,雅瑶镇宝瑶小学则不断丰富“430”课后素质托管服务内容,帮助乡村学子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近年来,学校积极开展足球、武术等体育项目,让学生在体育竞技活动中培养抗挫折能力。此外,学校结合雅瑶镇‘铁夫文化’‘陈山香火龙’等文化印记,打造‘铁夫油画班’‘非遗鱼灯课’等课程,让学生通过艺术创作舒缓情绪。”宝瑶小学副校长宋伟平说。
抓好常规课堂
教会学生情绪管理方法
“同学们,你们有哪些兴趣爱好?今天让我们一起了解兴趣爱好如何帮助你实现梦想吧!”日前,梁培缘结合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成长需求,以“兴趣和梦想”为主题,带领学生们畅谈梦想,引导大家立足当下,发掘自身无限的可能性。
近年来,鹤山市各学校积极开设常规心理健康课,为学生系统传授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学习策略、生命教育等内容,筑牢学生心理健康防线。
“除了上好每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学校还通过学科融合的方式,把心理健康教育元素融入语文、道德与法治、体育、艺术等学科。例如,在语文课上学习深入描写人物情绪的作文,让学生学会在写作时释放、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在美术课上锻炼学生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并提升他们用艺术创作调节情绪的能力;在体育课上开展团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抗挫折能力。”梁培缘说。
在雅瑶镇宝瑶小学,该校紧抓常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制定相应的课程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我们以‘情绪控制’为主要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会认知自我、表达自我,同时,学会良好的人际交往方法;对于中年级学生,我们以‘习惯养成’为主要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和良好品格;对于高年级学生,我们积极做好生命教育,重点提升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同时,为学生做好青春期科普,让他们正确认识青春期。”雅瑶镇宝瑶小学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丘凤说。
建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是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重要一环。近年来,鹤山市教育系统多措并举,积极提升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素养,各学校也结合自身实际,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水平。
“学校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定期选派教师参加省、市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项培训,同时,邀请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家庭教育名师到校,为全体教师举办系列讲座,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我们还定期开展校内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活动,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报考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等资格认证。”麦根河介绍。
“心理健康是学生成长的基石,这离不开家校双方的同频共振与精准赋能。学校创新打造‘专职心理教师+班主任+家长志愿者’三元协同工作机制,以专业力量为核心、以班级管理为抓手、以家庭参与为延伸,明确职责边界、强化联动效能,在心理健康活动策划、常态化心理陪伴等关键环节形成闭环发力,编织家校共育、全域覆盖的学生心理健康守护网络。”宋伟平说。
发挥同龄人作用
营造“全员心育”浓厚氛围
“自从当上班级心理委员,我每天都会留意同学们在学校过得开不开心,发现有同学难过时,我就会陪他说说话,这能让我更好地帮助同学们,我感到十分自豪!”沙坪街道第七小学五(6)班学生吴思妤说。
“同龄人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伙伴,为此,我们鼓励学生参与‘全员心育’,共同筑牢校园心理健康防线。”梁培缘介绍。为更好地营造“全员心育”浓厚氛围,沙坪街道第七小学在各班级选拔学生担任心理委员,帮助教师更好地做好学生心理健康监测和危机预警工作,为同学提供及时的心理健康帮助。
“学校还成立心理健康社团‘阳光心理社’,成员由各班级心理委员组成,社团定期组织成员开展相关培训活动。同时,为避免社团成员因接触负面情绪而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社团设计了多种团体辅导游戏,帮助大家放松心情、释放压力。我们也为社团成员提供心理辅导,助力他们健康成长。”梁培缘说。
在雅瑶镇宝瑶小学,学校每学期初开展全校性心理健康筛查,为学生建立动态更新的心理成长档案,实现“一人一档、全程跟进”;持续深耕“知心姐姐有话说”“心理游园会”等特色活动,让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校园生活;健全心理危机干预快速响应体系,构建全域覆盖、全程发力的心理育人新格局,护航学生心灵健康成长。“我们聚焦学生情绪管理核心需求成立‘雅真阳光心理社团’,于‘430’课后素质托管时段,依托‘心语室’专业阵地,构建‘沙盘投射+压力宣泄+私密倾诉+团体赋能’的多维心理疏导体系。通过科学适配的活动形式,靶向化解学生情绪,让专业化的心理支持为学生心灵成长注入温暖力量。”丘凤说道。
“自从参加‘雅真阳光心理社团’,我发掘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在社团里,我通过实践活动,不仅拓宽了视野,还学会了如何灵活表达自己的想法,抗压能力也变强了许多,面对挑战不再慌张。”雅瑶镇宝瑶小学五(3)班学生蒋佩珍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