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车串联掉头”可同时容纳3辆车进行掉头操作,有效提高通行能力。
江门日报讯 (文/图 记者/朱磊磊 通讯员/王剑) 作为城市的“毛细血管”,路口的畅通程度直接关系整个交通系统的健康运行,面对日益增长的车流、人流,江门公安交管部门没有选择大拆大建,而是创新性地采取了“微改造”策略,通过精准的“小手术”解决了市民出行中的大烦恼,让市民出行的安全感与体验感双提升。
为解决车流量较大区域的交通拥堵问题,江门公安交管部门持续挖掘有限道路资源潜力,不断优化交通组织方式。通过在篁庄大道与广场西路交叉口东侧创新启用江门首条“借道左转”车道,该路段通行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此后,蓬江区篁庄大道与建设三路交叉口东西两侧,以及潮连大桥北往南方向(职院岗)也相继实施了“借道左转”措施,进一步扩大了该创新交通管理方式的覆盖范围与应用成效。
“在交叉路口左转车道外侧,占用对向车道设置一条供左转车辆借道通行的车道。”江门交警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车道通过交通信号灯的调控,借道左转车道绿灯亮时,其他方向均为红灯,驾驶人无需担心对向车辆行驶冲突的问题。
蓬江区江侨路与高尔夫路交叉口是连接潮连与市区的重要通道。该区域周边学校密集,日常车流量较大,尤其在早晚高峰时段,车辆掉头需求集中,常导致后方车辆排队较长。为提升道路资源利用效率、缩短市民通行时间,经多次调研论证,公安交管部门在此创新设置了全市首条“多车串联掉头”通道。
“‘多车串联掉头’指在掉头车道设置多个掉头车位,多辆车可以在不同的车位同时掉头。”江门交警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通道可同时容纳3辆车进行掉头操作,有效提高了路口的通行能力。
在早晚交通高峰期,人流与车流密集,行人与非机动车在人行横道上混合通行,难免产生交通冲突。尤其当有骑行者在人行横道上通行时,更对行人的安全构成一定威胁。为缓解这一问题,蓬江区与江海区已在18个主要路口增设了独立的非机动车过街通道,实现行人与非机动车分流通行,保障各方出行安全顺畅。
下一步,交管部门将继续排查隐患路口,持续推进“微改造”工程,让城市交通更加文明、高效、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