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澳门江门同乡会副会长曾祥德:
情系两地谋发展 履职尽责显担当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5-11-26 07:32   

曾祥德

曾祥德

 

    作为在澳门发展的台山人,曾祥德有着多重身份——市政协委员、澳门江门同乡会副会长、澳门台山同乡会副会长、澳门台山青年会会长,以及澳门新好彩运海鲜火锅(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他的日常,总绕不开“澳门”与“江门”这两个关键词。他是坚守品质的餐饮经营者,是联结乡亲的“暖心人”,更是为两地融合发展奔走建言的政协委员,以脚步丈量情谊,以实干诠释担当。

    心怀桑梓担重任

    “从小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既知晓生意场的挑战与艰辛,也懂得坚持与努力的价值。”曾祥德的成长深受父亲的影响。在父亲支持下,他与志同道合者携手进军餐饮行业,凭借对食材品质的严苛把控和服务细节的精益求精,顺利在澳门餐饮市场站稳脚跟。

    创业成功后的曾祥德,始终未忘故土根脉。“无论身处何方,家乡始终在我心中占据重要位置。”他说。这份对家乡的眷恋,成为他后来投身两地交流、反哺家乡的重要动力。

    如今,曾祥德身兼澳门江门同乡会副会长等职。他将这些身份视作“责任与情感的双重寄托”,“这些职务让我能为家乡发展出份力,帮乡亲们解决问题,促进同乡间的沟通团结”。他希望通过自身努力,激励更多青年参与家乡建设,共同传承侨乡文化,让更多人了解、支持江门。

    为增强在澳五邑乡亲的凝聚力,曾祥德积极组织参与各类活动:组织澳门台山同乡会及澳门青年会成员参观全民国家安全展,参加台山市新春交流推介会,在澳门举办江门首部原创华侨主题电影《故园飘梦》首映礼……一系列举措不断强化着乡亲们的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活动,让在澳五邑乡亲的心贴得更近,也让五邑文化在澳门得到更好传承发扬。”曾祥德说。

    履职建言助发展

    成为市政协委员后,曾祥德对自己的身份有了更清晰的认知。“这是责任与使命的结合。”在他看来,优秀的政协委员,应具备服务意识,倾听群众声音,反映真实需求;同时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对所提建议负责。“核心始终是服务于人民,为家乡的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履职过程中,曾祥德将目光聚焦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两大领域。“这两个领域相辅相成,既关系到家乡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乡亲们的生活质量。”他解释道。

    在经济发展方面,曾祥德关注如何推动地方经济转型,支持中小企业和创新产业的发展,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在环境保护领域,他倡导在经济政策中融入环保理念,推动绿色经济和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黄茅海跨海通道的通车,让曾祥德看到了江门与澳门深化合作的新契机,于是提交了利用黄茅海跨海通道推动江门与澳门经济发展的相关提案。

    “黄茅海跨海通道显著提升了江门与澳门之间的交通便利性,增强了经济互补性,为两地带来了重大机遇。”曾祥德表示,这对江门而言,将带来更多投资机会,促进产业升级,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助力经济增长;对澳门来说,则有助于推动经济多元化,减少对传统产业的依赖,提升整体竞争力。他期待通过提案的落实,为两地共同繁荣创造条件。

    凝心聚力促共荣

    在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曾祥德认为江门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强大的产业基础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江门拥有成熟的制造业,尤其在家电、家具等领域具备竞争力,这为大湾区的产业链提供了有力支持;高素质人力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更为区域发展增添了动力。”

    在他看来,江门可以结合澳门的需求,通过产业互补助力推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江门的农业和制造业能够为澳门提供优质产品,满足其在日常生活和商业活动中的需求。”他建议建立两地经济合作平台,定期举办产业对接会,促进企业间交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展望未来,曾祥德对两地在经贸、文化、青年交流等领域的合作充满期待。在经贸方面,他计划通过加强企业间联系,鼓励江门企业进入澳门市场,同时吸引澳资投资江门;在文化交流方面,深化乡亲相互了解与情谊;在青年交流方面,搭建开放的交流平台,组织青年代表团互访,激励年轻人积极参与两地合作与发展。

    “在推动江门与澳门融合发展的道路上,我将继续以满腔热忱履职尽责,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繁荣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曾祥德说。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蔡昭璐 通讯员 王睿)

(责任编辑: 李芳菲  二审:司徒俊杰  三审:徐铃静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