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记者/陈婵) 近日,2025粤港知识产权与中小企业发展讲座在江门市举行。当天下午,与会领导及嘉宾组成粤港知识产权调研团到位于江海区的江门市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中心和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江门巡回审判法庭参观,深入了解江海区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发展成果,为粤港两地深度合作奠定基础。
自2019年12月揭牌成立以来,江门市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中心依托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横琴)粤港澳合作平台,采用市、区两级共建模式,致力于为区域创新主体提供全方位、全链条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截至2025年8月底,该中心已为企业免费提供知识产权信息检索服务超过8000次,组织专题培训和主题沙龙活动120余场次,参训人员近9000人次,并提供免费维权援助服务咨询110余次,出具侵权分析意见书50余份。其成功经验入选广东省知识产权基层改革创新举措,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江门巡回审判法庭前身为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江门诉讼服务处,于2019年12月挂牌成立,并于2023年4月升级为巡回审判法庭,实现了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审合一”的司法保护模式。这一创新模式不仅提高了司法效率,也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全面性和权威性。通过“集中运营+集中管辖”模式,该法庭有效服务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同时,知识产权纠纷律师调解工作室的建立,使调解成功率大幅提升,从28.4%上升至47.1%。在构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格局方面,该法庭通过畅通“人民调解+司法确认”诉前解纷渠道,以及全省首推的“行政调解+司法确认”无缝对接机制,使纠纷化解时间大幅缩短,有效减轻了当事人诉累。同时,该法庭还与检察、公安、司法、市场监管、海关等多部门建立了多维度、跨部门的多元解纷模式,形成了强大的保护合力,通过实施“进园区、进学校、进社区”工程,强化湾区知识产权保护交流研讨。
调研团对江海区在知识产权建设方面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江海区通过构建全方位、全链条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以及创新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模式,为区域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希望江海区继续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创新,为粤港两地知识产权合作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