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说台山排球100年》以图为媒串联百年时光,以文为脉承载侨乡记忆。

岑向权(左一)交流分享新书内容。
“台山为什么是‘排球之乡’?相信这本书能告诉大家答案!”11月19日下午,台山市华侨文化博物馆学术报告厅内掌声阵阵,台山本土作家岑向权的深情话语拉开了《图说台山排球100年》新书发布会的序幕。这场由台山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旅体局、市文联联合主办的文化盛会,吸引了新华社广东分社及台山市相关单位领导、文艺界代表、排球运动学校师生、文学爱好者近百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部承载侨乡排球百年记忆的纪实画册正式亮相。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李嘉敏
致敬台山排球百年辉煌
据悉,《图说台山排球100年》由花城出版社出版,收录220余张从清末民初至今的珍贵照片,涵盖台山最早排球活动记载、赛事盛况、国家队集训、海外侨胞联谊赛事等多元场景,既有赛场拼搏的热血瞬间,也有校园普及、社区活动的温情画面,更收录多位排球名宿的口述史与珍贵手札,兼具史料权威性与阅读趣味性。
为何出版这本书?花城出版社副总编辑、《随笔》主编陈宾杰通过视频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他表示,台山排球百年来拥有鲜活的故事、珍贵的瞬间,文化底蕴深厚,因而决意打造一部兼具史料价值和传播力的著作,让台山排球百年的辉煌与精神得以永久留存。
作为土生土长的台山人、资深文史爱好者,《图说台山排球100年》作者岑向权现场分享创作心路时坦言,肩负记录家乡排球百年荣光的使命,既深感荣幸又倍感责任重大。为还原最真实的历史脉络,他以《台山体育志》中的排球大事记为基础,历时5个多月辗转台山市档案馆、市图书馆及各镇(街),埋首于海量历史文献中,最终幸运地发掘民国七年《新宁杂志》、民国八年《台山城谭氏学校实录》等百年前的珍贵资料,其中对台山早期排球活动的明确记载,为“排球之乡”的百年渊源提供了有力佐证。
让台山排球精神代代相传
在《图说台山排球100年》中,220余张珍贵照片如时光纽带,串联起从清末民初华侨引入排球的萌芽阶段,到民国时期的蓬勃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辉煌战绩,再到新时代全民普及的生动图景,每一张照片都镌刻着台山排球的集体记忆,每一段文字都诉说着侨乡体育人的奋斗初心。
岑向权介绍,《图说台山排球100年》以清晰的史学框架梳理百年脉络,将台山排球发展划分为“落地生根、蓬勃发展”“技术创新、战绩辉煌”“全民普及、强身健体”三大阶段。活动现场,岑向权将新书赠予台山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旅体局、市文联、市档案馆、市图书馆和市博物馆。
“这本书从编写到出版,台山人积极参与其中,让人感受到台山人对排球的热爱。”台山文艺界代表对《图说台山排球100年》给予好评,并表示,该书以图为媒串联百年时光,以文为脉承载侨乡记忆,是台山文艺创作与文化传播的重磅成果。
活动中,台山排球运动学校的学生们认真聆听创作故事,翻阅新书后深受鼓舞。学生杨欣然激动地说:“《图说台山排球100年》让我对台山排球的故事与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给了我动力,我要更努力地练习排球,争做出色的排球运动员。”
百年排球,薪火相传。与台山排球相关的新书再次发布,不仅是对台山排球百年辉煌的致敬,更弘扬了体育精神,传承了侨乡文化根脉,凝聚了全民体育热情。跨越百年,排球早已不是单纯的体育项目,而是融入侨乡儿女血脉的文化基因与精神底色。书页流转间,台山排球精神将跨越时光,在代代相传中绽放新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