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岛镇居民通过智能快递柜收取快递。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陈素敏
通讯员 江纪宣
“我是做电商的,主要卖下川岛的特产酱。现在寄货很方便,今天寄往广州,朋友明天就能收到。”11月25日,在江门台山市川岛镇下川岛略尾圩的快递收发点,当地居民陈女士寄出一箱川岛特产,她高兴地说,现在快递直接上岛,寄取快递很便捷。在她身后,陆续有村民前来体验新设置的智能快递柜取件服务。这一幕,标志着川岛镇居民正式告别“收件难”的历史。
11月21日上午,台山首辆快递专车搭乘渡船缓缓靠岸,从车渡码头驶入下川岛。位于略尾圩的快递收发点在当天正式启用,智能快递柜同步投入使用。收到收件码通知的居民纷纷赶来,体验了智能快递柜,拿到了各自的快递。这看似平常的收发场景,对海岛居民而言却意味着生活品质的显著提升。海上快递“最后一公里”的打通,正悄然改变着当地人的生活与生产方式。
多方合力破解“进岛慢、收件难”
川岛镇是台山市的海岛镇,上川岛、下川岛与大陆山咀码头分别相距9.8海里、12海里。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其快递服务长期面临“进岛慢、收件难”的困境。对于岛上的居民而言,收发快递既是日常生活的“小烦恼”,更是海岛经济发展的“大瓶颈”。
据统计,川岛镇年快递收取量达80万件。除邮政、顺丰、京东等直营品牌快递企业进驻上岛外,其他快递品牌服务范围均不覆盖两岛。过去,居民的快递需要先抵达台山台城,再由第三方货运公司承接送到岛上,整个过程耗时长达数天。为维持经营,第三方货运公司会根据物品大小,每件额外收取4至6元不等的“过海费”,群众对于“二次收费”意见较大。这种不便不仅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更制约了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
如何打通这海上的“最后一公里”,让快递服务更加便捷高效,成为当地党委政府亟须解决的民生考题。对此,江门、台山两级纪委监委结合开展渡运领域专项整治工作,通过“纪委推动+部门联动+企业配合”的方式,切实为群众解决快递难题。
江门市纪委监委牵头协调,组织邮政管理、交通、发改、市监、川岛镇政府和快递、渡运公司多个部门单位开展专题研究,系统梳理快递上岛堵点问题,以“专项调度+精准督导”压紧压实职能部门责任。在市县两级纪委监委的持续跟踪督导下,江门、台山各职能部门积极落实整治任务,开展违规收费专项检查,指导开展成本调查,推动明确并规范快递过海收费标准。同时,积极协调多家快递公司,将川岛全域纳入派送范围,推动“统仓共配”模式,整合网点资源,实现“抱团上岛”。经多次协商,渡运企业同意对快递车辆给予过海费优惠,各快递企业也成功争取到总部派件补贴。目前,岛民取快递无需交“过海费”,预计每年为群众节省取件额外开支300多万元,惠及群众1.1万余人。
在近日举行的川岛快递“加速跑”项目启动活动上,各品牌快递企业广东省总公司代表与台山代理点代表现场签约,标志着川岛快递高效服务体系正式建立。根据新方案,每日从全国各地寄往川岛的快递将在台城统一分拣后,当天通过专车渡船运抵海岛,并分发至各收发点,减少川岛居民的快递等待时间。
快递跑出“幸福加速度”
台山市奇华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是负责本次海岛物流服务的本地企业之一。该企业负责人马奇禹表示:“目前我们在川岛投放了4台专用车辆,设置了7个服务网点,实现了海岛全覆盖。正常情况下,每天都有快递专车往返海岛,确保居民能及时收寄快递。”
这一变化立刻在海岛上激起涟漪。连日来,略尾圩快递收发点开张的消息传遍全岛。收到快递取件码的居民纷纷前来体验。“现在太方便了,直接在楼下按取件码就能拿到快递。”川岛居民雷女士欣喜地说。
台山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陈华发表示:“快递上岛配送服务启动后,不仅大幅提升了川岛群众收寄快件的便捷性,降低了物流成本,更重要的是为川岛生活物资、民生物品及海产品运输提供了便利,让海岛居民享受到与市区居民同等标准的物流服务。”
快递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通经济循环“毛细血管”的关键支撑。近年来,江门始终将快递业作为畅通经济循环、服务民生福祉、赋能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程来抓,持续构建“市有分拣中心、镇有服务站点、村有投递末梢”的三级快递服务网络。对于下一步发展,江门将持续优化网点布局,提升投递效率;积极拓展冷链服务,助力台山海鲜、特色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加快智能分拣、末端投递设备升级,让偏远地区群众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水平的便捷快递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