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问起原因,他总是先叹一口气,又略带笑意地说:“我买房了。”
李想是个“90后”,今年31岁,有一个2岁多的孩子,7年前,在家人的帮助下他买了人生中的第一套房,紧接着装修、结婚。
李想对这套房子还是很满意的,夫妻两人通勤时间13分钟左右,上江门大道也很方便,到江门大融城等商圈也就十几分钟的路程;房子视野很开阔,还是望河景;走路几百米就有菜市场,生活便利……李想无奈地说:“一切都很好,只可惜房子分配的是一所村级小学。”
在读民办小学,和买一套“学区房”之间,李想夫妻决定选择后者,同时也希望改善居住条件。
从去年上半年起,李想就开始看房。结合江门城市发展规划,李想把置业区位锁定在滨江新区。一年多时间里,他基本把滨江新区每个项目都看了一遍,有的项目还看了好几遍,基本确定了几个心仪楼盘。
去年12月底,各大楼盘都在促销降价,李想差点就买房了。那一天周六,还在加班的他接到妻子的信息,一个心仪楼盘有一套29楼的特价房,单价比之前便宜了一两千元,还送30年车位使用权和物管费。在妻子激动的游说下,他决定不加班了,立刻到销售中心看看。那几天,天气特别冷。这套房子的主阳台朝北,穿得像粽子一样的两人站在29楼的毛坯房里冻得瑟瑟发抖,思来想去,觉得主阳台朝北不是一个理想的选择,最终决定放弃。
2021年上半年看房时,建筑面积约120平方米的要150万元左右,约140平方米的要170万元左右。考虑到预算,李想觉得只能买建筑面积120平方米左右的户型。2021年底随着房子大力促销,李想突然觉得自己的格局打开了,敢考虑建筑面积约140平方米的户型了。
今年上半年,随着我市房地产政策的优化,在原限购区域暂停实施限购,房贷利率和最低首付比例都下降了,李想买房的心也在蠢蠢欲动。
6月中旬,李想心仪楼盘加推最后一幢一字楼,心仪户型也就只有50套。销售顾问的朋友圈每一次发出销售“喜报”,李想的心就紧张一次。眼看着心仪楼层被选走,原本打算年底再出手的李想决定不能再等了。
6月下旬的一条,李想一家人来到了心仪楼盘的销售中心,在讨价还价一个多小时后,他决定先交2万元诚意金,锁定楼层后回家从长计议。
第二天,李想算了算账,发现多买一套房后,家庭经济压力大,除了两套房的房贷外,还有装修、车位等都需要花钱,他和妻子想打退堂鼓了。
“那你们还要不要考虑小孩读书问题?”父母发出灵魂拷问,让李想夫妻又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经过了3天的冷静思考后,李想还是决定买房。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房贷压力虽然大,但还在可承受的范围,至于装修,可以多攒几年的钱再考虑,反正房子不着急入住;二是纵观房地产市场和土拍市场,可以预想到未来一两年滨江新区新增楼盘数量很少,新增供应基本上是目前在售楼盘的加推。如果错过心仪楼盘和户型可能就真的错过了。“熬过这几年,又是一条好汉!”李想这样安慰自己。
接下来两天时间里,李想夫妻拿出了所有的积蓄,再向家里人借了一点钱,凑了40多万元的首付款。不到一个星期,李想换房的大事就大致办完了。
从决定买第二套房,到打退堂鼓,再到下定决心买第二套房,回忆起这段买房经历,李想觉得自己真的是勇气可嘉,也更有了努力工作的动力。
有了两次买房的经验,李想提醒想要买房的年轻人,在首次置业时既要“看菜吃饭”,也最好全面考虑,比如考虑是否需要优质教育资源等因素,否则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再换房真的很麻烦,装修、车位都要从头来一遍,荷包有点“吃不消”。
第二次买房,对李想夫妻来说,不只是为了孩子能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更是两人希望通过奋斗满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生活有苦,也有甜。想象着入住新房的美好场景,李想干活更有劲了。
(李银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