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时的牛江镇,连片水稻进入成熟期,金黄的稻穗在风中轻轻摇曳。

坐落在稻田旁的“牛栏咖啡”是热门“打卡地”。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恩平市牛江镇昌梅村的“牛栏咖啡”成为热门“打卡地”——这个由旧牛栏改造而来的咖啡店被稻浪环绕,前来拍照、喝咖啡的游客络绎不绝,有的用手机、相机记录稻田风光,有的在户外座椅享受微风与咖啡,有的带着孩子在田埂边观察稻穗……十五运会山地自行车项目将于11月在恩平开赛,不少热爱赛事的游客提前来到恩平观光旅游,牛江镇这个人文古韵与特色风情兼并的小镇,是大家赛前赛后必不可少的深度游选项。来恩平看全运会赛事,再到牛江镇走走,在金黄稻田里感受秋日浪漫,在人文古迹中追寻先辈足迹,解锁兼具诗意与烟火气的文旅体验。
文/图 周晓营 谭锦波
“牛栏咖啡”
在稻田边享受惬意慢生活
来牛江镇,一定不能错过藏在昌梅村稻田里的“牛栏咖啡”。此时的牛江镇,连片水稻进入成熟期,金黄的稻穗在风中轻轻摇曳,“牛栏咖啡”就坐落在稻田旁。这个由旧牛栏改造而成的咖啡店,以红砖瓦、木梁架、石头墙为主体,外墙还有冯如、航空、农耕场景的主题彩绘,既有乡村的质朴感,又透着文艺气息。
走进“牛栏咖啡”,内部陈设简约而温馨:木质桌椅搭配绿植,墙上挂着老农具、旧照片,角落的展示架上摆放着当地特色农产品。点一杯招牌的“稻田拿铁”,坐在窗边就能看见稻田,咖啡的醇香混合稻田的清香,让人忍不住放慢生活的节奏。“早就听说牛江镇有个稻田里的咖啡店,趁着周末带着孩子来看看,没想到实景比照片还美。”来自开平市水口镇的游客郑芳一边拍照一边说。
走出咖啡店,沿着木栈道靠近稻田,随手一拍都是“小清新”风格的照片。不少家长带着孩子体验农耕乐趣,教孩子辨认稻穗、昆虫,孩子们的笑声在田野间回荡。“城市里见不到稻田,带孩子来这里,不仅能玩,还能学知识,特别有意义。”恩平市民李先生说,他还买了店里的“稻穗书签”给女儿阅读时使用。
傍晚时分的“牛栏咖啡”更具韵味,夕阳洒在稻田上,给稻穗镀上一层暖光,晚风拂过稻浪,发出“沙沙”的声响,游客们坐在户外,喝着咖啡、聊着天,享受乡村的宁静与惬意。“夕阳下的稻田特别温柔。”家住隔壁沙湖镇的恩平市民郑女士说,晚饭后她带着孩子来昌梅村散步,每次都能发现不一样的美。
据昌梅村职业经理人吴鸣明介绍,“牛栏咖啡”自开业以来,以“旧牛栏改造+稻田景观”特色吸引了不少游客,尤其是水稻成熟期的10月,更是全年风景最美的节点。店里还推出“稻田套餐”——咖啡搭配本地小食,让游客在赏景的同时,品尝牛江镇的特色味道。
“冯如文化游”线路
深入了解当地人文风情
作为“中国航空之父”冯如的故里,牛江镇不仅有田园美景,更藏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冯如故居坐落在仕洞村深处,这座青砖瓦木结构的传统民居,保留了清代建筑的风格,屋内陈列着冯如的生平照片、航空模型等,生动展现他投身航空事业的历程。据介绍,每逢节假日,不少游客专程来冯如故居参观,有的是家长带孩子了解历史,有的是航空爱好者追寻先辈足迹。
除了冯如故居,牛江镇还打造了冯如文化广场、冯如纪念楼等文旅节点,形成“冯如文化游”线路。沿着这条线路游玩,能深入了解当地人文风情。仕洞村保存完好,青石板路蜿蜒,老房屋墙上的彩绘讲述着冯如故事;周边的村落里,村民们保留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在门口晾晒农作物、在庭院打理花草,透着浓浓的烟火气。若是赶上饭点,到村里的农家菜馆能尝到地道的牛江美食——濑粉是必点的招牌,用本地丝苗米制作的濑粉细腻爽滑,搭配用猪骨、虾米熬制的汤底,再加上花生、葱花等配料,一口下去满是鲜香;“狗仔鹅”则是另一味地道特色菜,气香、味浓,汤汁用来拌濑粉或米饭更是绝配。
值得一提的是,牛江镇曾多次举办体育赛事,如广东省定向联赛(江门·恩平站)、第七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广东省赛江门分站赛,为小镇增添活力。选手们在竞技的同时,感受当地的生态人文之美。
★相关链接
“打卡”游玩攻略
上午可以先从“冯如文化游”线路开始,到冯如故居、冯如文化广场、冯如纪念楼了解中国航空先驱的故事。参观结束后,到附近的农家菜馆品尝地道美食,濑粉、“狗仔鹅”、本地蔬菜都是不错的选择。
下午的重点自然是“牛栏咖啡”,此时的稻田保持着金黄色泽,适合拍照“打卡”。先沿着田埂漫步,感受稻浪环绕的惬意,再到咖啡店点一杯饮品,坐在户外享受乡村时光。或带着咖啡,边喝边参观恩平拉美华侨华人展览馆,了解恩平侨胞在海外奋斗的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