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门日报记者 吴健争
华侨文化 跨越山海的爱乡之情
“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亲戚在委内瑞拉,市民随口都能说出几个西班牙语单词。”在恩平市牛江镇昌梅村,恩平拉美华侨华人展览馆讲解员的话,道出了恩平与拉丁美洲难以割舍的渊源。
展览馆内,一张泛黄的“卖身契”静静陈列,纸张边缘的褶皱里,藏着19世纪中叶恩平先侨的血泪记忆。“晚清咸丰、同治年间,地方天灾不断,百姓温饱难继,加之拉美废止黑奴贸易后劳动力短缺,双重因素迫使恩平人背井离乡,踏上前往美洲的远渡之旅。”墙上的史料完整呈现了华侨离乡背井的艰辛历程。
国内拉美华侨史资深研究者、暨南大学教授高伟浓在《委内瑞拉华侨华人史》中提到,1836年第一批由特立尼达、巴拿马移民委内瑞拉的华侨,多数来自恩平。他们初期靠洗衣、卖香烟维生,挨家挨户收脏衣服,在简陋棚屋中劳作到深夜。20世纪中叶起,经过不懈奋斗,恩平人经营的餐馆、超市遍布委内瑞拉,成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委内瑞拉华人”一度成为“有钱人”的代名词。如今,委内瑞拉有20万恩平籍侨胞,占当地华侨华人总数的90%以上。
侨胞对故土的眷恋,凝结在一封封银信与一件件捐赠品中。恩平拉美华侨华人展览馆二楼展厅里,一封20世纪80年代从委内瑞拉寄回的银信格外醒目,字里行间记录着侨领筹资兴建恩平市人民医院的赤诚事迹。“侨胞们赚了钱,最先想到的就是家乡。”昌梅村工作人员指着展柜里的金山箱、缝纫机介绍道,展览馆筹建时,侨胞们纷纷捐出家中珍藏,这些老物件见证着侨胞“念祖爱乡”的赤子情怀。站在三楼阳台远眺,昌梅村的田园风光尽收眼底,侨胞就是从这里跨越1万多公里,在遥远的拉美地区书写人生华章,令人感慨万千。
如今,恩平已与多米尼加圣弗朗西斯科德马科里斯市、委内瑞拉伊利巴伦市结为友好城市。在昌梅村的“牛栏咖啡馆”,游客可以一边品尝咖啡,一边听侨眷讲述拉美见闻;当地选美比赛中侨胞获奖的喜讯,依然是朋友圈里的热门话题。跨越万里的山海阻隔,没有冲淡血脉亲情,反而让侨乡文化更加鲜活立体。
耕读文化 “举人村”的千年书香
“笔筒量米也教子读书。”走进圣堂镇歇马村,敦睦堂内的这句祖训苍劲有力。这个始建于元朝至正年间的古村落,因“马形”村场与锦江回流形成的“歇马饮泉”景观得名,更因明清时期走出285名举人、430多位从九品至二品官员,被誉为“举人村”。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国家景观旅游名村,歇马村成为游客了解岭南耕读文化的重要窗口。
“我们村的耕读文化,是被逼出来的,也是传下来的。”导游梁伟明向游客讲述祖训的由来。相传,歇马村先祖梁抚民因目不识丁,被无赖篡改借条诬赖,痛定思痛后立下誓言:“家里再穷,就算用笔筒量米做饭,也要供孩子读书。”这句朴素的誓言,成为歇马梁氏世代恪守的家训,更催生了歇马励学制。
歇马励学制又称“学谷制”,堪称中国古代版的“奖学金”。“村里的公田地租收入,全部用于兴办学堂和奖励学子。”梁伟明表示,明清时期,村中子弟可免费入读义塾,还能领取30公斤“学谷”作为全年伙食;考取秀才每年可得12箩“学谷”,举人则增至24箩,足够养活一个家庭。这种“学有所奖、耕读相济”的制度,让歇马村尚学之风绵延了500余年。即便科举废除后,“学谷”激励依然延续,演变为旅外乡亲捐资设立的奖教励学基金。
漫步村中,耕读文化的印记无处不在。缉熙堂内,明清科举试卷复制品字迹工整,励志台上“学而优则仕”的石刻依稀可辨;村道旁的“功名碑”排列如林,每一块都镌刻着先贤的功名与事迹。“以前,村里的孩子上学前,长辈都会带他们来这里认碑,告诉他们‘读书是立身之本’。”梁伟明说,这种耳濡目染的教育,让歇马人形成了重视读书、尊重知识的价值观。
如今的歇马村,依然延续着崇文重教的传统。2023年,五邑大学与恩平市联合成立恩平歇马学院,让千年耕读文化与现代教育无缝接轨。村中的古民居经过精心修缮,保留了青砖黛瓦的古朴风貌,屋内陈列着旧时农具与书籍,游客置身其中,能沉浸式感受传统耕读文化的深厚魅力。
航空文化 冯如故里的蓝天之梦
“乘坐直升机沿着锦江河遨游,驾驶C919模拟机翱翔蓝天,亲手拼装‘冯如一号’模型,这种体验太酷了!”今年年初,来自香港的初中生小陈在恩平泉林飞行主题馆真切感受到恩平航空文化的独特魅力。这座位于泉林黄金小镇的飞行主题馆,将航空科普与沉浸式体验深度融合,成为体验航空文化的“网红打卡地”。
恩平市牛江镇是冯如的故里,冯如故居、冯如文史馆与恩平泉林飞行主题馆串联成线,构成“中国航空人的朝圣地”核心载体。
走进恩平泉林飞行主题馆,巨型“冯如一号”仿真模型悬挂头顶,仿佛随时准备划破长空;航空体验区里,飞行训练机、双人失重体验等项目人气爆棚,让游客沉浸式感受驾驶飞机的乐趣;户外展区内,公务机、武装直升机等真机静静陈列,供游客近距离观察。“我们希望通过互动体验,让游客尤其是青少年感受航空科技的魅力,传承冯如的创新精神。”恩平泉林飞行主题馆负责人李长城说。
依托冯如文化IP,恩平将低空经济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打造独特的“低空+文旅”模式。目前推出的3条空中线路,串联起千亩江门西湖、佛恩寺、锦江沿岸等景点,游客可搭乘直升机俯瞰恩平大地,绿水青山与城镇村落构成的美丽画卷尽收眼底。“从空中看恩平,既能饱览冯如故里的田园风光,又能感受现代城市的发展活力,这种视角太独特了。”来自深圳的游客张先生发出由衷的赞叹。
作为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恩平泉林飞行主题馆的研学游热度持续攀升,来自深圳、广州、中山、阳江等城市的研学团队络绎不绝。“我们开设了航空航天课堂,学生们不仅能系统了解飞机发展史,还能DIY‘冯如一号’模型。”李长城介绍道。今年,恩平泉林飞行主题馆正式挂牌成为中国民航科普教育基地,“国字号”品牌为低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从拉美侨胞的跨洋奋斗,到歇马村的千年书香,再到冯如故里的航空追梦,恩平将深厚文化底蕴转化为文旅发展动能,让华侨文化、耕读文化、航空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