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恩平全民健身中心大楼。

大田镇石山村史馆是恩平市首个村史馆。

恩平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恩平大帽鼓铜鼓。
11月20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自行车(山地)竞赛项目将在恩平泉林黄金小镇鸣锣开赛。赛事之外,一座座各具特色的文体场馆,正成为游客深度体验恩平的新窗口。它们如同散落在城市各处的文化明珠,串联起过去与现在、体育与文化、自然与城市,共同构筑了恩平独特的文旅图景。来到恩平的参赛人员、游客们,不妨到这些文体场馆看看,深入了解这座独具魅力的侨乡。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周晓营 谭锦波
恩平全民健身中心
不同种类运动场馆等您体验
恩平全民健身中心坐落于锦江大道北,总用地面积12010平方米,其中,健身中心建筑面积9445平方米,主要包括3个篮球场、6个羽毛球场、武术区、跆拳道区、柔道区、舞蹈区、攀岩区、12张乒乓球台、2个网球场。
该中心场地均采用专业运动地板,配备专业照明系统,可满足不同时段的健身需求。今年以来,该中心已承办恩平市政协趣味运动会、恩平职工羽毛球赛、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等多项赛事。
与恩平全民健身中心相邻的恩平体育公园是一处集运动、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开放式公园。园内建有200米国家级标准速滑场、街式轮滑场、碗式轮滑场、3个标准篮球场、3个半场篮球场、3个趣味篮球场、1个网球场、12个乒乓球场、小轮车场、7人足球场、儿童公园,曾举办江门市青少年速度轮滑锦标赛。
每当夜幕降临,位于恩平体育公园旁的“侨乡夜阑”集市便热闹起来。这个充满活力的夜市于今年10月正式启动试运营,聚集了60多个摊位,既有恩平优品、咖啡茶饮、烧烤美食,也有诸多适合孩子游玩的小游戏。
村史馆
一馆一故事镌刻人文印记
在恩平的美丽乡村,一座座村史馆犹如时光容器,静静守护着乡土文化记忆,成为外来游客了解恩平乡村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本地村民寻找精神归属的情感纽带。
君堂镇黎塘村是恩平著名侨村,侨文化丰富。据了解,该村有37座碉楼,最早的建于清朝,由村集体、华侨、港澳同胞出钱兴建。黎塘村史馆坐落于黎塘碉楼文化广场的正前方,前身是该村最具特色的碉楼,名为“宗谱楼”,始建于1929年。村史馆设有展览室、村史室、侨史室,以图文、光影、实物等方式,展现黎塘村的发展历程、人文溯源和侨情侨录。馆内珍藏侨批、华侨汇款记录簿、农耕用具、旧华侨行李箱等一批历史物件。
参观完黎塘村史馆后,步行不远便可到达张瑞芬展览馆。张瑞芬是黎塘村旅美侨胞,1931年进入林肯航空学校学习,先后取得私人、商业、国际飞行3个执照,成为同时取得3个飞行执照的首位华裔女性,是世界首位女特技飞行家,也是唯一载入美国航空史册的华裔女飞行家。
大田镇石山村史馆是恩平市首个村史馆,位于石山村党群服务中心一楼,以“石山印记”为主题,通过文字、图片、实物、全息投影等形式,记录石山村的历史变迁、文化遗产、风土人情、人文故事等。展览由“古韵悠然”“星火燎原”“峥嵘岁月”“薪火相传”四部分组成。在石山村,游客不仅能参观村史馆,还能到附近的农家乐品尝地道的恩平美食,体验独特的饮食文化。
东成镇横岗头村史馆位于该村党群服务中心2楼,于2022年7月开馆,总面积达250平方米。展馆分为4个展厅,各展厅主题鲜明,以实物、照片、文字记录等形式回顾横岗头村的华侨史与发展史,展现了横岗头村华侨艰苦奋斗的精神。
恩平市博物馆
了解历史文化的必访之地
博物馆是了解一座城市历史文化的必访之地。位于恩平市鳌峰山景区内的恩平市博物馆是国家三级博物馆,主体建筑外观设计以恩平出土的东汉铜鼓为形体参照物。该馆分为基本陈列展厅和临时展厅,馆藏文物5800多件(套),涵盖陶器、瓷器、玉石器、铁器、书法、绘画、钱币、竹木雕、家具、古籍图书、文件、宣传品和档案文书等。恩平市博物馆利用馆藏资源和馆际资源,布设了《古邑恩州——恩平历史文化陈列》基本陈列、《红色恩平》专题陈列和多个临时展览,免费向公众开放。
该馆的镇馆之宝——恩平大帽鼓铜鼓,在2009年10月9日上午于恩平市大槐镇陂口村大帽鼓山的山谷中被村民意外挖掘出来。这件铜鼓通高69厘米,面径达122厘米,体型庞大,具有1700多年历史,曾作为祭祀礼器使用。
恩平市博物馆致力于探索“传承与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新途径,结合现场讲解、演示、互动体验等多元化方式,以及微信公众号、官网、智能化系统等数字平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开展社科普及活动,组建少年文物讲解员、政务导游及博物馆讲解志愿服务团队。
此外,该馆还打造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文化研学基地”和“中小学德育实践基地”等育人平台,深入开展传统文化传承与社科普及工作。

